醉花间 · 送春

愁春去。送春去。春去何方住。满院绿阴浓,便是春归处。
落花飞野渡。渡口鸣柔橹。何处送春船,一霎河滨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花间·送春》是张友书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离去的哀愁与无奈。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友书,字静宜,江苏丹徒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同时也是一位早寡的女性。她的丈夫为贡生陈宗起的妻子。尽管生活坎坷,但她的作品却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才情。她著有《倚云阁词》,这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
  2. 作品原文:愁春去。送春去。春去何方住。满院绿阴浓,便是春归处。落花飞野渡。渡口鸣柔橹。何处送春船,一霎河滨遇。
  3. 整体翻译:这首诗表达了词人对春天逝去的深深忧愁。她询问春天去了何处,在满园的绿荫中找到了春天的归宿,那便是那些飘零的花和落叶。词中的“落花飞野渡”和“渡口鸣柔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何处送春船,一霎河滨遇”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问春天是否还会再来。
  4.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清代,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春天的一个特定时刻,那时正值春末,花儿凋谢,河水开始解冻的时候。这样的季节转换往往会引起词人的深思与感慨。
  5. 名家点评:对于这首词的评价,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也展示了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词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流逝的哲理性思考。此外,词句的韵律和节奏也使得整首词具有强烈的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
  6. 轶事典故:关于此词的具体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它可能源于作者对春天消逝的一种个人感慨。在古代文学中,很多诗人都曾以春日为题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这首词也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张友书的《醉花间·送春》不仅是一篇描写春天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她向读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转的哀叹。这首词不仅是张友书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