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时序,夕阳门径,西风庭院。秋光宛如昨,惜吟诗人远。
一曲阳春词独擅。诉平生哀怨。年来可相忆,算多时不见。
忆少年 · 寄罗耦廉外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少年 · 寄罗耦廉外甥》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当时辛稼轩任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他与好友陈亮、范开在临平赏菊,并相约次年中秋再游。此时,作者正遭诬陷而罢官闲居,故作此词以自慰。
原文如下:
【忆少年】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面浮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赏析】
《忆少年》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组词作品,共有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三首。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绘了一幅夏天里绿树成荫的景象,以及楼台倒影映入池塘中的美景。这里的“池塘”指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或花园。
第二句中“才露尖尖角”的描写,让人联想到春天初生的嫩芽或者新生的植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早有蜻蜓立上头”,则描绘了蜻蜓飞停在荷叶上的生动画面,增添了一份清新自然的气息。
最后两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则是对春天的生动描绘。这里的“早莺”指的是早来的鸟儿,它们争相在温暖的树枝上筑巢;“新燕”则是指刚刚到来的燕子,它们正在忙着啄食春天的泥土以准备筑巢。
这首词通过描绘夏天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同时,它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好生活和希望的象征,表达了词人在困境中依然乐观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