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山道院

郦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寻。
万木环古观,秋老犹阴森。
我来日已昃,铃铎閟清音。
天寒树阴薄,时见下饥禽。
道人三五辈,痴坐兀似喑。
抠衣登层阁,延眺涤烦襟。
山风悠然至,诗对遥峰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郦山道院》是清代诗人张宗泰创作的作品

在这首诗中,张宗泰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古观景象。诗中的“郦山山下路”与“仙居幽可寻”两句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充满仙境气息的背景;随后的描述,如“万木环古观,秋老犹阴森”、“我来日已昃,铃铎閟清音”,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肃穆,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这些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难发现其艺术特色和价值所在。首先,张宗泰的诗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万木环古观”,“秋老犹阴森”,“时见下饥禽”,这些形象的刻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味,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可能寓意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沉思。

《郦山道院》作为清代诗人张宗泰的作品,不仅因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被广泛传颂,更因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研究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也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对于提高古典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