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泰
【注释】 吊禅陵次姚春木韵 荒榛郁郁锁苍烟,驻马山城望睪然。 千古何胜亡国恨,几人曾获令终年。 长官酹酒重阳节,牧竖高吟落照边。 疑冢阿瞒何处是,有怀休更问青天。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人杨基在吊禅陵时所作。吊禅陵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国时东吴皇帝孙皓葬于此,称禅陵。作者在重阳节时登临吊禅陵,凭吊先朝遗踪,感慨颇多,因而写下了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景,颔联发议论,颈联叙事,尾联抒情
诗句解释 1 郦山山下路 - "郦山": 这是指的郦山道院所在的地理位置,郦山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地点。 2. 仙居幽可寻 - "仙居"表示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幽可寻"意味着这个地方很隐蔽,不容易找到。 3. 万木环古观 - "万木环"描述周围树木众多,环绕着古老的道观;"古观"指的是道观本身,历史悠久。 4. 秋老犹阴森 - "秋老"表明季节已经转为秋季,"阴森"形容树木茂盛且阴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仔细阅读诗歌,从诗中找出自己认为最生动传神、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精练的词句或句子,然后结合诗中作者的写作背景、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主题,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特点,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或者评价
郦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寻。 万木环古观,秋老犹阴森。 我来日已昃,铃铎閟清音。 天寒树阴薄,时见下饥禽。 道人三五辈,痴坐兀似喑。 抠衣登层阁,延眺涤烦襟。 山风悠然至,诗对遥峰吟
荒榛郁郁锁苍烟,驻马山城望睪然。 千古何胜亡国恨,几人曾获令终年。 长官酹酒重阳节,牧竖高吟落照边。 疑冢阿瞒何处是,有怀休更问青天
中外推全德,园林忍自宽。 十年同放逐,此日乃盘桓。 鸟不禁投宿,枝惟剪碍冠。 退犹思择物,莫作邵窝看。
张宗泰是清代的诗人。 张宗泰(1750—1832),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人。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的鼎盛和衰落,乾隆五十四年拔贡生,后历任天长、合肥教谕,并在公余之余从事著述工作。他的主要贡献在地方志修编方面,例如在天长修县志,并有《质疑删存》等著作流传下来
张宗泰是清代的诗人。 张宗泰(1750—1832),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人。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的鼎盛和衰落,乾隆五十四年拔贡生,后历任天长、合肥教谕,并在公余之余从事著述工作。他的主要贡献在地方志修编方面,例如在天长修县志,并有《质疑删存》等著作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