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榛郁郁锁苍烟,驻马山城望睪然。
千古何胜亡国恨,几人曾获令终年。
长官酹酒重阳节,牧竖高吟落照边。
疑冢阿瞒何处是,有怀休更问青天。

【注释】

吊禅陵次姚春木韵

荒榛郁郁锁苍烟,驻马山城望睪然。

千古何胜亡国恨,几人曾获令终年。

长官酹酒重阳节,牧竖高吟落照边。

疑冢阿瞒何处是,有怀休更问青天。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人杨基在吊禅陵时所作。吊禅陵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国时东吴皇帝孙皓葬于此,称禅陵。作者在重阳节时登临吊禅陵,凭吊先朝遗踪,感慨颇多,因而写下了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景,颔联发议论,颈联叙事,尾联抒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荒榛郁郁锁苍烟”,起句即以苍茫的烟云笼罩荒榛莽莽之境,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气氛,为下文的抒发感慨作势。“驻马山城望睪然”,点出吊禅陵所在地。“睪然”指巍峨雄壮。这句说诗人站在山城高处,放眼远眺,只见一片苍翠的山林,被浓密的烟雾遮蔽,显得十分苍茫,令人顿生无限遐思。

颔联是说,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国家因此而灭亡,而那些能够善始者又有几呢?这一联中,“千古”、“亡国”等词语,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几人曾获令终年”,则是作者对历史上那些能够善始而不能善终者的深刻批判。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忧虑。

“长官酹酒重阳节”,意思是说,在重阳节这一天,长官们纷纷来到此地祭奠先烈。“酹酒”是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这句诗通过描绘长官们祭奠先烈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牧竖高吟落照边”,意思是说,在傍晚时分,牧童们在夕阳西下的山野上放声歌唱。“牧竖”是指放牧的小民,他们常常在野外劳作,生活艰苦。“高吟”是指高声歌唱。这句诗通过描绘牧童们高歌的场景,表现了他们的快乐和满足之情。

尾联是全诗的重点所在。“疑冢阿瞒何处是”,意思是说,我不禁疑惑起来:那个曾经建立霸业却最终失败于曹操手中的阿瞒(即曹操),他究竟葬身何方?“有怀休更问青天”,意思是说,既然无法得知曹操的埋葬之处,那又何必再去询问那高高在上的青天呢?这里的“疑冢阿瞒何处是”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怀疑和不解,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执着。而“有怀休更问青天”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一种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忧虑;既有对英雄的敬仰,又有对人生的感慨。读来令人深思,令人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