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一带宛垂虹,赤水中分两界通。
云似釜蒸堆大白,花当秋放战危红。
人迷古渡摧颓雨,马踏平冈蹀躞风。
不识香山有遗迹,绿杨只在岸西东。

【注释】

①赤水镇(zhen):古地名,在今贵州省遵义附近。

②宛(wǎn)垂虹:形容长桥像彩虹一样弯曲下垂,美不胜收。

③釜(fǔ):古代的一种陶制大锅。蒸:使食物变熟。堆(dié):堆积的样子。白:指白云。

④花当秋放战危红:形容秋天的花朵盛开得非常旺盛,犹如战场上一片红色。

⑤香山:即九华山,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遗迹:指香山寺等遗址。

⑥岸西东:岸边。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经过贵州遵义附近的赤水镇时。

首联“长桥一带宛垂虹,赤水中分两界通”,描写了古镇的景色。“长桥”指连接赤水两岸的长桥,“宛垂虹”形容长桥如彩虹一般美丽。“中分两界通”则说明古镇地理位置特殊,是长江与赤水的分界点,具有重要的交通作用。

颔联“云似釜蒸堆大白,花当秋放战危红”,描绘了古镇的自然景色。“云似釜蒸堆大白”形容天空中的云朵洁白如雪,宛如被蒸汽煮过一般。“花当秋放战危红”则是指秋天的花盛开得如此旺盛,仿佛是一场战斗般激烈。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古镇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人迷古渡摧颓雨,马踏平冈蹀躞风”进一步描写了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人迷古渡摧颓雨”形容古镇的人们沉浸在古老的故事和传说中,仿佛被风雨所迷惑,无法自拔。“马踏平冈蹀躞风”则是指马匹在平坦的田野上奔腾,风声呼啸。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和动物的描写,展示了古镇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气息。

尾联“不识香山有遗迹,绿杨只在岸西东”表达了诗人对古镇的感慨和遗憾。“不识香山有遗迹”意味着诗人对于古镇曾经有过的香山寺等文化遗址一无所知,深感遗憾。“绿杨只在岸西东”则是指岸边只有杨柳树在随风飘荡,显得孤独而寂寞。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对古镇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古镇的风景和历史,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