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馆夜坐

圆景下绝壁,山馆忽已暝。
石磴静张琴,雪泉清瀹茗。
不知夜已深,月上青松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岩山馆夜坐》是清代诗人张藻创作的一首古诗

张藻,约活动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字于湘,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人,其母是才女顾若宪。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都反映了张藻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慨。下面将围绕《灵岩山馆夜坐》进行深入分析:

  1. 诗歌原文与翻译:《灵岩山馆夜坐》的原文如下:“圆景下绝壁,山馆忽已暝。石磴静张琴,雪泉清瀹茗。不知夜已深,月上青松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诗中“圆景下绝壁”形象地描绘了山壁上的圆形景物,“山馆忽已暝”表达了夜晚的到来。在月光的照耀下,“月上青松顶”,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夜景氛围。

  2.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在寂静的环境中,诗人张藻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弹琴、品茗来陶冶情操,表现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3. 创作背景:张藻生活在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的传颂。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张藻不仅擅长诗词,还精于书法绘画,他的艺术造诣在当时乃至今日都备受称道。

  4. 文学地位与影响:张藻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欢迎,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以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著称,对后来的诗人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灵岩山馆夜坐》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展现清代文人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的艺术画卷。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