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藻
诗句原文: 春残 棐几熏炉百衲琴,绿阴门巷昼沈沈。 春来小苑无人扫,花落窗前一寸深。 译文: 春光已逝,我坐在斑驳的书桌前,周围摆满了各种古琴。窗外绿意盎然的门巷中,阳光慵懒地洒在地上。春天来了,但小花园却显得寂静冷清,没有人去打扫。花瓣纷纷落下,落在窗前的地板上,一片一片,深深浅浅。 注释: - 棐几:古代一种矮桌,通常由硬木制成,用于放置书籍和文房四宝等。 - 熏炉
《赠沅子》 读书增经纶,学古法政治。功业与文章,斯道非有二。 汝宦久秦中,荐膺封圻寄。仰沐圣主慈,宠命九重贲。 日夕为汝祈,冰渊慎惕励。譬诸欂栌材,斫小则恐敝。 又如任载车,失诫则惧踬。扪门五夜惭,报答奚所自。 我闻经纬才,持重戒轻易。勿以求烦苛,勿以察猥细,勿胶柱纠缠,勿模棱附丽。 端己励清操,俭德风下位。大法而小廉,积诚以去伪。 西土民气醇,质朴鲜糜费。丰镐有遗音,人文郁炳蔚。 况逢郅治隆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职期间,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老的关心,而写下的一首咏怀之作。 我们来看第一句“就养秦中一路察访政声闻父老俱称中丞之贤抵署喜赋三章”。这是诗人在赴任途中的感慨。他在路上听到人们对自己父亲的评价,说他是一个贤明的官员,这让诗人感到高兴。于是他决定在这个地方(即“秦中”即今天的陕西省)上任,并准备在这里好好地工作。 第二句“骖騑乍解路三千,风物秦川慰眼前。到处听来人语好
【解析】 题干“赏析”要求,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和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1. 从内容主旨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 从艺术手法中体会诗人的表达技巧;3. 从语言特色中体会诗词的语言风格;4. 从结构安排上体会诗歌的章法。本诗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山馆夜坐所见所闻。首句“圆景下绝壁”,用“圆景”二字点明所在的位置,即灵岩山。第二句“山馆忽已暝”,交代时间,说明夜已深,第三句“石磴静张琴”
【注释】 静逸园:即静宜园,为宋代著名文人苏轼所建。闲居:居住于幽静之处。 字摹王内史: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内史”。 郑都官:郑琰,唐代诗人、书法家,与杜甫并称“李杜”,有《题壁集诗》等作品传世。 青书幌:《汉书·扬雄传》:“子云少而好学,家贫无以自资,乃扫地而与汉氏画地为界,而师事董仲舒、公孙弘。”青书幌即指用青布制成的帷幕,这里指读书的场所。 花阴冷画阑:花阴
诗句原文: 拨火炉香飏来,卷帘梁燕飞去。 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 译文: 点燃火炉后飘散的香气随风而动,卷起窗帘让梁上的燕子自由飞翔。吴地六月依然寒冷,不知那雨水何时才会停歇。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傍晚的景象。首句“拨火炉香飏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傍晚,人们在家中点燃火炉的场景,同时飘散的香气也随着热气一起升腾起来。次句“卷帘梁燕飞去”,则通过描写燕子在房梁间自由飞翔的景象
【注释】 光福寺:位于浙江省苏州市。 欲曛:快要落日,天色昏暗的样子。 上阳村:在江苏省无锡市南面,东邻太湖,西临洞庭湖。 絪缊(yin yun):指水气弥漫的样子。 千林万壑:形容山中树木丛生,山谷众多。 浩:广大无边的样子。 辨:分辨、区别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的原文是“千林万壑浩无际,不辨湖光与白云”,原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全诗的意思是:千重林海万重山,浩瀚无边无边际
近得沅儿出抚秦中之信,因作诗以箴之 事事规模之,其乃克有济。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我家祖德诒,箕裘罔攸坠。 痛汝早失怙,遗教幸勿弃。衰年逼桑榆,垂老筋力瘁。 曳杖看飞云,目断秦山翠。睡起日高春,乾鹊噪新霁。 披衣览镜奁,霜雪满鬟髻。惟馀望汝心,任大勤自毖。 书此远寄汝,汝宜日诵记。勉旃矢弗渝,用作官箴肄。 译文: 我收到你从秦中发来的书信,因此写下这首诗来劝诫你:在处理每件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周到
诗句释义 1 胜迹招城市:这里指的是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地方或遗迹,因其历史价值或文化意义而吸引人们前往。"城市"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常常向往并前往的地方,因为那里充满了故事和历史的痕迹。 2. 幽居得小园:这里的“幽居”意味着一个人居住在一个安静、偏僻的地方,远离都市的喧嚣。"小园"则是指这个小地方的园林或花园。诗人可能在这个小园里找到了一种宁静和舒适。 3. 吾生澹相寄
注释: 向晚时分,花儿显得朦胧而暗淡。独自坐着,整理着琴谱,准备弹奏。一缕茶烟升起,春天的雨滴从疏帘上飘落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夜景象。首句“向晚花冥冥”,通过写傍晚时分的花朵显得朦胧而暗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独坐理琴谱”一句,写出了诗人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弹琴的情景。 第二句“一缕茶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