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摹王内史,诗爱郑都官。
石色青书幌,花阴冷画阑。
池鱼一二寸,庭竹两三竿。
于此端居好,身闲梦亦安。
【注释】
静逸园:即静宜园,为宋代著名文人苏轼所建。闲居:居住于幽静之处。
字摹王内史: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内史”。
郑都官:郑琰,唐代诗人、书法家,与杜甫并称“李杜”,有《题壁集诗》等作品传世。
青书幌:《汉书·扬雄传》:“子云少而好学,家贫无以自资,乃扫地而与汉氏画地为界,而师事董仲舒、公孙弘。”青书幌即指用青布制成的帷幕,这里指读书的场所。
花阴冷画阑:花阴,是指花木的影子映在栏杆上。
池鱼一二寸:指池塘中的游鱼。
庭竹两三竿:庭院里生长的竹子。
端居:安于清静的生活。
身闲梦亦安;身体闲适,梦境也安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静宜园的闲居生活,抒发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字摹王内史,诗爱郑都官”,是说诗人喜欢王维和郑琰两位诗人的作品。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以描写自然风光著称;郑琰则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风豪放奔放,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诗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两位诗人作品的喜爱。
颔联“石色青书幌,花阴冷画阑”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静坐读书的场景。青书幌,是用青色布料制成的帷幕,象征着宁静和雅致;花阴,是指花木的影子映在栏杆上,给人以静谧之感;冷画阑,则是指庭院里的竹子,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书房内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颈联“池鱼一二寸,庭竹两三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书房周围的景象。池中的鱼儿只有一两寸长,说明池塘中的水并不深;庭院里的竹子也只有两三根,表明竹子并不多。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池塘中的鱼和院子里的竹子的数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末联“于此端居好,身闲梦亦安”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端居,即安于清静的生活;身闲,则表示身体轻松自在;梦亦安,则意味着梦境安宁。这两句诗总结了整首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静宜园内书房的环境,通过对书房内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