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釭暗画堂,坐数漏偏长。
雁影半墙月,鸡声万瓦霜。
夜吟多遣兴,春梦不离乡。
庭下微风起,梅花入暮香。

《正月十二夜偶作》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元宵佳节夜晚赏灯观月、吟诗遣兴的闲适之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银釭暗画堂,坐数漏偏长。
  • “银釭”指明亮的铜制灯具,“暗画堂”表示室内昏暗,只有灯光明亮如银,“坐数漏偏长”意为坐在灯下,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1. 雁影半墙月,鸡声万瓦霜。
  • 描述月光照射在墙上,形成半影,同时听到远处传来鸡鸣声,“万瓦霜”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1. 夜吟多遣兴,春梦不离乡。
  • 通过吟诵诗篇来抒发情感,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梦不离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
  1. 庭下微风起,梅花入暮香。
  • 微风吹起,带来梅花的香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译文:
正月十二夜,我独自坐在明亮的灯下,看着时间悄然流逝。窗外的月光斜照,映出半墙的影子,耳边传来远处的鸡叫声。在这宁静的夜晚,我吟诵着诗歌,寄托着我对故乡的思念。微风吹过庭院,带来了梅花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正月十二夜所做,通过对节日夜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元宵佳节夜晚的景象和心情,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