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有苏台之行舟次写怀

天涯岁暮一身轻,萍水相逢便有情。
到处贾胡讥汉使,何年燕市觅荆卿。
霜霏蓬背寒鸦色,冰带河流碎玉声。
世路苍茫浑未识,几人捷径误生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有苏台之行舟次写怀》是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星辰。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创作背景
  • 诗人生平:曹家达,字颖甫,号鹏南,江苏江阴人。他早年习儒,兼及诗文,光绪乙未年(1895)就学于南菁书院,有“诗文大家”之誉。光绪壬寅年(1902)中举人。光绪甲辰年(1904),废科举后,致力于医书研究。
  • 创作时间:《岁暮有苏台之行舟次写怀》的创作年份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可以推测这是在晚年或中年时期的作品。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岁暮有苏台之行舟次写怀》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岁月变迁,感受到人生旅途的孤独与迷茫。诗中通过“天涯岁暮一身轻”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旅途的超然态度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 情感丰富: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茫茫人海之中,感受萍水相逢带来的情愫。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中真挚情感的重视。
  • 语言简练:诗中使用了朴素的语言和意象,如“霜霏蓬背寒鸦色”,“冰带河流碎玉声”,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极强,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 哲理性:虽然诗中没有直接阐述哲理,但通过对人生旅途的感悟,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引人深思。
  1. 文学地位
  •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曹家达的这首《岁暮有苏台之行舟次写怀》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其文化观念和生活哲学的体现,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艺术魅力。
  • 对后世的影响:此诗对后世诗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方面。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其作品中借鉴并受到启发,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1. 社会价值
  • 反映时代变迁:通过对诗人晚年心境的描述,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这有助于人们了解晚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 促进文化交流:此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为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窗口。同时,它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可以看出《岁暮有苏台之行舟次写怀》不仅是曹家达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一次探索和实践。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轨迹,还可以深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