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春望二首

芳树成阴水接天,菰蒋深处白鸥眠。
江桥无恙词人少,但见斜阳送去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枫桥春望二首·其一》是宋代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歌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曹家达,字颖甫,别号鹏南、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他出生于望族世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习经书及诗文。曹家达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诗人。其作品在文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擅长古体诗的创作。
  1. 诗歌原文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分穿蝶恋花。 山空天入夜,坐看牵牛织女星,不记心期恨处,倚栏干立尽流萤。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枫桥春望二首·其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秋夜氛围。”霜降水痕收”描绘了霜降时节水珠凝聚的景象,而”浅碧鳞鳞露远洲”则形容水波荡漾,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这些描写共同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又美丽的秋夜画面。
  • 情感表达:诗中的”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表达了诗人饮酒后的微醺与微风的温柔,增添了诗句的抒情色彩。”破帽分穿蝶恋花”则透露出诗人在夜色中独自漫步的孤独感。”不记心期恨处”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遗忘和释怀。而”倚阑干立尽流萤”则表达了诗人在月色下久久不愿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 文化意蕴: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味。诗人通过秋夜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枫桥春望二首·其一》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态,更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作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