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理安寺

群山抱一寺,深窈绝尘迹。
秋桂初着花,引入游山屐。
妙香散诸天,凉飙响林樾。
迤逦度前岭,谷邃径逾窄。
一亭当寺门,四顾但松柏。
日色冷不光,万树并一碧。
小憩籁俱静,前行境尤寂。
缅怀伏虎师,于此昔栖宅。
法雨清泉飞,松巅高阁辟。
试登古刹顶,已据群峰脊。
山深秋气肃,地蓊云阴积。
凭阑一以眺,苍然澹心魄。
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将夕。
扶藜独下山,又作尘中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理安寺是一首描绘杭州九溪烟树和杨梅岭之间理安寺景色及历史渊源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该诗由清朝诗人俞明震所作,其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为他的诗歌增色不少。
  2. 内容概述:这首诗以“游理安寺”为主题,通过描写理安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中不仅描述了理安寺的地理位置,还着重描绘了寺庙内部的法雨泉等自然美景。
  3. 文化背景:俞明震作为清代诗人,他的创作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诗中的自然描写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崇。同时,通过对寺庙的描述,也间接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的重视。
  4. 艺术特色:在《游理安寺》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诗意。例如,将法雨泉比作“碧玉”,既形容了泉水的清澈也增添了诗意。
  5. 思想内涵:俞明震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忙碌之余,要珍惜并保护好身边的自然环境,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游理安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杭州的自然美,更能深入理解古人对于自然环境与精神世界关系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