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花农太史迎秋诗韵

西浙才名久冠时,趋朝待漏隔花迟。
庭梧一叶凉先递,窗竹千竿暑未知。
生面特开摩诘笔,秋心合赋少陵诗。
长天领略清华景,犹记吴山折桂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徐花农太史迎秋诗韵》是张清瀚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悟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张清瀚(字文澜),平湖人,同治癸酉举人,官分宜知县。他的诗文集为《传经精舍诗钞》,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

  2. 诗词原文
    西浙才名久冠时,趋朝待漏隔花迟。庭梧一叶凉先递,窗竹千竿暑未知。
    生面特开摩诘笔,秋心合赋少陵诗。长天领略清华景,犹记吴山折桂枝。

  3. 诗词赏析

  • 首联“西浙才名久冠时,趋朝待漏隔花迟”:此句描绘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成就以及因工作而错过与朋友相聚的时间,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 颔联“庭梧一叶凉先递,窗竹千竿暑未知”:诗人通过对比,生动地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和感受。“庭梧一叶”,暗示了季节的更迭;“窗竹千竿”,则传达出夏日的炎热尚未完全褪去,秋天的气息已经开始悄然而至。
  • 颈联“生面特开摩诘笔,秋心合赋少陵诗”:这里,诗人将杜甫比作自己的知己,通过杜甫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生面特开”意味着诗歌创作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与众不同;“秋心合赋少陵诗”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杜甫的豪放情怀,抒发自己对秋天的感慨。
  • 尾联“长天领略清华景,犹记吴山折桂枝”:诗人通过对长天美景的欣赏,回忆了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的情景,同时寄托了对友情和成功的怀念。“吴山”是苏州的别称,这里的“桂枝”象征着荣誉和成就。

张清瀚的《和徐花农太史迎秋诗韵》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厚谊、富有哲理的佳作。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