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章镜安师

梁木而今叹逝川,瓠园揖别怆前缘。
传家科第经三代,售世文章早廿年。
青眼怜才称我最,黄垆感旧哭公先。
扬州今日重经过,肠断虹桥暮霭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章镜安师》是清代诗人张洵佳的作品,全文如下:梁木而今叹逝川,瓠园揖别怆前缘。传家科第经三代,售世文章早廿年。青眼怜才称我最,黄垆感旧哭公先。

《哭章镜安师》作为一首悼念好友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独特地位,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背景。下面将详细展开对这首诗歌的分析:

  1. 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张洵佳,字仲理,号香山居士,清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虽不详尽,但通过诗作可以窥见其文学造诣与个人品格。这首诗创作于何时何地,具体的历史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见其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诗中的“梁木而今叹逝川”表达了诗人面对逝去的时光,感叹时光匆匆的无奈;“瓠园揖别怆前缘”描绘了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和悲伤;“传家科第经三代,售世文章早廿年”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传承家族事业的自豪和对自己才华的认可。

  3. 诗歌赏析与评析:《哭章镜安师》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同时,诗中的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如“梁木”、“瓠园”、“青眼”等意象,都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4. 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哭章镜安师》在艺术手法上也颇有讲究。例如,诗中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此外,诗中的叙事与抒情交织,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又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哭章镜安师》不仅是张洵佳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清代文化背景下文人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人的文学作品,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