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凝帆冷,钟声出寺南。
月华穿曲径,山翠落深潭。
舟泊云同卧,镫残酒半酣。
纵多愁绪在,不敢负幽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白露凝帆冷,钟声出寺南。
月华穿曲径,山翠落深潭。
舟泊云同卧,镫残酒半酣。
纵多愁绪在,不敢负幽探。
《夜泊危家渡》是清代诗人张三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张三异,字鲁如,号禹木,其生活和创作背景虽然不为人熟知,但通过其诗歌的内容可以推断出他生活在一个宁静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环境中。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白露凝帆冷,钟声出寺南。
月华穿曲径,山翠落深潭。
舟泊云同卧,镫残酒半酣。
纵多愁绪在,不敢负幽探。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诗中的“白露凝帆冷”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凉意,“钟声出寺南”则透露出诗人身处一个寺庙附近,可能是在夜晚的某个寺庙中听到了钟声。“月华穿曲径,山翠落深潭”则是对月光照耀下的山谷景色进行了细腻的描绘,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最后两句“舟泊云同卧,镫残酒半酣”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泊之际的轻松与惬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景,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