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异
【注释】 秋尽:深秋已尽。寒砧:指砧声,捣衣之声。溪光:指水边景色。上客:指过客。露冷:指露水冷。野色:指山野之色。竹远:竹林很远。敲风细:打竹子声音很轻。林深:指树林很深。逗月微:逗引月亮出来。荆扉:柴门。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深秋季节,于美斯桥步月时即景生情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清丽的笔墨描绘了初冬夜晚,溪边、林间、竹影、月光等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动人画面。 首联“秋尽寒砧急
夜泊危家渡 白露凝帆冷,钟声出寺南。 月华穿曲径,山翠落深潭。 舟泊云同卧,镫残酒半酣。 纵多愁绪在,不敢负幽探。 注释: - 白露凝帆冷:白露时节,天气开始转凉,风也变得寒冷起来。 - 钟声出寺南:钟声从寺庙的南边传来。 - 月华穿曲径:月光穿过弯曲的小路。 - 山翠落深潭:山的颜色倒映在深深的潭水中。 - 舟泊云同卧:船只停泊在水面上,就像云朵一样与天空共枕。 - 镫残酒半酣:灯笼已经烧尽
白露凝帆冷,钟声出寺南。 月华穿曲径,山翠落深潭。 舟泊云同卧,镫残酒半酣。 纵多愁绪在,不敢负幽探。
秋尽寒砧急,溪光上客衣。 人烟和露冷,野色衬霜辉。 竹远敲风细,林深逗月微。 渔翁贪共话,忘却掩荆扉。
张三异(1609-1691)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字鲁如,号禹木。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更因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 1. 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张三异于1609年出生,是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人。他的一生虽然不算波澜壮阔,但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却令人瞩目。 - 科举功名:在清顺治戊子年(1648),张三异成功考取了乡试第一名,并在己丑年(1649)考中进士
张三异(1609-1691)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字鲁如,号禹木。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更因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 1. 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张三异于1609年出生,是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人。他的一生虽然不算波澜壮阔,但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却令人瞩目。 - 科举功名:在清顺治戊子年(1648),张三异成功考取了乡试第一名,并在己丑年(1649)考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