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欢 · 元夕

午夜晴烟,早六街灯火,交侵明月。春树人家,遥傍春城双阙。迤逦钿车成列。亸罗袖、肤光欺雪。春山澹,止水盈盈,笑看帘幕风揭。
清丝凄切。楼头少妇鸣笙坐,幽恨难说。白马金鞭,知向谁行游歇。舞榭酒阑烛灭。侯门闭、内筵重设。空伫望、薄幸归来,深闺眉峰双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年欢·元夕》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辛弃疾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词风豪放激昂,情感深沉热烈,常以壮丽的景物和激昂的情感表达来反映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抱负的追求。

辛弃疾生于南宋时期(公元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词作以其豪迈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尤其是在表现壮志未酬的情怀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表现。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民族危机的深刻认识,表达了他对于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信念。

辛弃疾的词作中,最著名的当属《青玉案·元夕》。此词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节日热闹场景的描绘,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高和超群拔俗之情。词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生动地勾勒出元宵夜花灯璀璨、繁星点点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词人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超然态度。

辛弃疾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更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风开创了中国文学中的豪放派,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辛弃疾的词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被誉为“词中之龙”,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辛弃疾的《元夕》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浪漫的词作,它不仅仅是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简单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词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定追求。通过这首词,人们可以看到一位爱国词人的豪情壮志和深刻思考,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