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姚春木

君卒逾年我未知,渡江犹寄赠君诗。
梦乖元伯真惭负,书达刘侯已悔迟。
伊洛渊源周士贵,国朝文献《汉宫仪》。
一编曾为《商遗集》,他日订吾更倚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姚春木》是清代诗人梅曾亮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姚春木逝世的哀悼,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梅曾亮生于嘉庆年间,其文学成就在清代文人中颇受推崇。他拜姚鼐为师,后者是桐城派的重要人物,对梅曾亮后来的学术与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2. 诗歌原文:君卒逾年我未知,渡江犹寄赠君诗。梦乖元伯真惭负,书达刘侯已悔迟。伊洛渊源周士贵,国朝文献《汉宫仪》。

  3. 诗歌解析:《悼姚春木》表达了对姚春木逝世的深切哀思,同时也蕴含了对其生前交往的缅怀。首句“君卒逾年我未知”透露出诗人在得知噩耗时的震惊与无助,随后以渡江寄诗的动作描绘了二人之间深情的交流。第二句“梦乖元伯真惭负”,可能是指诗人在梦中未能完成与姚春木的共同理想或愿景,感到十分愧疚。第三句“书达刘侯已悔迟”,则反映了诗人在书写信件时的心情变化,从满怀希望到后悔莫及,体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遗憾。最后一句“伊洛渊源周士贵,国朝文献《汉宫仪》”则是对姚春木学术成就的赞颂,以及对其遗留文献的珍视。

《悼姚春木》是梅曾亮对于一位朋友去世时的悲痛之情的真实记录,也是他对友情、文学追求以及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还能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