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钮非石

散尽黄金鬓改玄,独余翰墨得留连。时追苦县光和体,不奏《甘泉》泰畦篇。
欲借方言行问字,更从《齐物》证忘筌。世途何限乌焉马,鸟迹那禁有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钮非石》是清代诗人梅曾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号蓼园,清代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后世的赞赏。

  2. 作品原文:散尽黄金鬓改玄,独余翰墨得留连。时追苦县光和体,不奏甘泉泰畤篇。欲借方言行问字,更从《齐物》证忘筌。

  3.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散尽黄金鬓改玄”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独余翰墨得留连”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书写艺术的热爱。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反思。特别是“时追苦县光和体,不奏甘泉泰畤篇”,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最后的两句“欲借方言行问字,更从《齐物》证忘筌”则是对前文的深化,表达了对知识探求永无止境的态度和对真理探索的坚定信念。

《赠钮非石》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通过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和精神食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