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咏老渔

寒江蓑笠老渔翁,浪迹生涯有小篷。
把酒酣眠忘岁月,持竿随意教儿童。
偶惊两鬓风霜里,长对一篙烟雨中。
为语桑榆须爱护,磻溪知已兆飞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分咏老渔》是清代著名诗人许传霈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老年渔翁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许传霈(1844-1896),字子醴,号竹雨、慕园,上虞人,光绪十九年(1893)移家海宁。光绪二十二年(1896)佐修州志,事未及半而遽以疾卒。
  1. 诗歌原文
    寒江蓑笠老渔翁,浪迹生涯有小篷。
    把酒酣眠忘岁月,持竿随意教儿童。
    偶惊两鬓风霜里,长对一篙烟雨中。
    为语桑榆须爱护,磻溪知已兆飞熊。

  2. 诗歌翻译

  • “寒江蓑笠老渔翁”描绘了一位老渔翁在寒冷的江面上,戴着蓑笠,手持鱼竿的形象。
  • “浪迹生涯有小篷”表达了老渔翁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简陋但足以遮风避雨的小篷船。
  • “把酒酣眠忘岁月”展现了老渔翁醉酒后,与世无争,忘却时间的惬意生活。
  • “持竿随意教儿童”反映了老渔翁虽然年岁已高,但仍乐于教导年轻一代钓鱼的技巧。
  • “偶惊两鬓风霜里”描述了老渔翁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仍然坚韧地面对生活。
  • “长对一篙烟雨中”体现了老渔翁在烟雨蒙蒙的日子里,依然坚持自己的钓鱼生活。
  • “为语桑榆须爱护”呼吁人们珍惜晚年时光,关爱老年人。
  • “磻溪知已兆飞熊”则寄托了作者对老渔翁未来美好前景的期望和祝福。

《分咏老渔》不仅是一首描绘老渔翁生活状态的诗,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深情厚意的作品。它通过对老渔翁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爱护,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老年生活的关注和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