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伯兄

又是清明杨柳天,旅窗事事感从前。
六桥烟雨春成画,半榻琴书砚作田。
盛世无如才命薄,清贫全赖子孙贤。
闲来屈指韶光数,惭愧周郎经略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寄伯兄》品诗会

《春日寄伯兄》是清代诗人许传霈的作品,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清明时节杨柳依依的画面和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又是清明杨柳天”,描绘了清明节时杨柳飘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美的意境。接着,“旅窗事事感从前”,则转入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这两句既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六桥烟雨春成画,半榻琴书砚作田”,进一步扩展了对清明美景的描述,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里,诗人用“春成画”来形容清明的景色,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半榻琴书砚作田”,更是将日常生活与文人雅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盛世无如才命薄,清贫全赖子孙贤”,则从个人命运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时代和个人境遇的思考。诗人认为在盛世之中,个人的才学和命运往往显得无力,而只有在清贫的条件下,依靠后代子孙的智慧和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春日寄伯兄》不仅展现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共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社会的感悟,以及他们对于人生命运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