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甫之泰州入赘

底是雍雍旭雁鸣,好逑喜听故人赓。
六年风景怀鸳梦,千里烟花达凤城。
麝墨蛮笺诗作饯,莺啼燕语鸟争迎。
来朝车牵间关道,春雨江南最有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龚甫之泰州入赘》是清代诗人许传霈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作者对新人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期愲,以及对友人人生旅程的深情厚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送龚甫之泰州入赘》是一首典型的古诗作品,其作者许传霈生活在清朝同治时期(丁卯年),即公元1867年,当时他二十四岁。他的文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而这首诗则展现了他对友人婚姻生活的祝福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2. 诗歌内容概述:首篇《送龚甫之泰州入赘》描述了一对新人即将结婚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新娘的美丽和新郎的气派,展现了新婚夫妇的幸福和美满。接着,“移将西子三分色”,意味着新人们将会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这既是对他们美貌的赞誉,也是对他们美好未来的期盼。最后,“煖到玉人廿四桥”,则暗示着新人的婚姻将会带来温暖和幸福,如同春日的阳光照耀在美丽的桥梁上,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 诗意解析:从诗歌的语言来看,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银鞍卸罢凤吹箫”中的鸾凤和鸣,象征着夫妻和谐;“料得帷房桃李夭”中的桃花寓意新人婚姻美满,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象征手法。此外,诗歌还巧妙地引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移将西子三分色”,既体现了古典文学的韵味,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4.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人生的大事,因此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往往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景。许传霈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它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风貌的机会。
  5.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诗歌,《送龚甫之泰州入赘》不仅形式上规范,而且在语言上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通过对新婚夫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歌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既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特点,又展现了作者的个人风格。

《送龚甫之泰州入赘》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新婚夫妇祝福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个人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