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大雪步归

今夕是除夕,归家作荐席。
天寒鸟不飞,木落草亭辟。
连夜雪弥漫,千山铺琼液。
出门路茫茫,何处辨郊陌。
津涯一望平,樵径数条窄。
狐兔乍留踪,寻踪步竭蹶。
隐约见吾家,茅屋三间白。
老母已依闾,念儿苦行役。
今夜好归来,羹汤费筹划。
忽忆前年时,高堂满宾客。
兄弟列坐旁,儿童嬉阶石。
父曰尔饮酒,一年今宵易。
团栾竟夕欢,杯盘恕狼藉。
不谓同此辰,人天叹暌隔。
长跪启遗书,屋梁尘灰积。
窗破北风严,户外无行屐。
吾父似见儿,烛泪流盈尺。
谓儿形影单,画像顾恍惚。
欲言不能言,低头思畴昔。
谁家爆竹声,到耳响千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夕大雪步归》是清代诗人许传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除夕夜雪景与归家的情境。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除夕大雪步归》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诗人在京城为官,每年除夕之夜都要返回家乡祭祖守孝。然而,这个夜晚却恰逢大雪纷飞,使得道路变得难以辨认,回家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这种独特的经历使诗人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诗歌原文 :《除夕大雪步归》的原文如下:
    今夕是除夕,
    归家作荐席。天寒鸟不飞,木落草亭辟。
    连夜雪弥漫,千山铺琼液。出门路茫茫,何处辨郊陌。
    津涯一望平,樵径数条窄。狐兔乍留踪,寻踪步竭蹶。
    隐约见吾家,茅屋三间白。老母已依闾,念儿苦行役。今夜好归…
  3. 诗歌赏析:《除夕大雪步归》作为一首描写冬季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凄凉的美。诗中写道“天寒鸟不飞,木落草亭辟”,描绘了一幅寂静无声的冬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而“连夜雪弥漫,千山铺琼液”则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覆盖大地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此外,通过“出门路茫茫,何处辨郊陌”等句子,也反映了诗人在大雪中寻找归家之路的艰难困苦和内心的焦虑。
  4. 艺术特色:《除夕大雪步归》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意象运用上。诗歌中的“老母已依闾,念儿苦行役”等句子,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在外漂泊的孤独和辛酸。同时,“雪漫天空中似水晶般冻结,风中飘舞红旗毫不动摇”等意象的使用,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鲜明。
  5. 历史影响:《除夕大雪步归》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它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氛围。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之一,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除夕大雪步归》不仅是一首描绘冬季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社会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