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图抚寰区,心与凡侪异。
命将定东南,先戎毋纵恣。
劫掠盗贼为,救拯开创事。
传檄得江淮,劝农修水利。
克敌维武功,安民用仁义。
二语诚要言,理足辞简易。
招贤首刘基,论道孚素志。
规模已敷宣,张陈实闰位。
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是清代诗人颙琰创作的一首诗作,全文如下:膺图抚寰区,心与凡侪异。命将定东南,先戎毋纵恣。劫掠盗贼为,救拯开创事。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明代朱元璋皇帝治下安定江南地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深刻描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诗的作者颙琰是一位清代杰出的派诗人。他通过这首诗,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在诗中,颙琰详细描述了朱元璋如何胸怀天下、任命将领平定东南地区,以及他在处理地方事务时的原则和方法。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风格简洁明了,语言流畅,易于理解。它采用了传统的七言诗形式,每两句为一个单元,押韵平缓。诗中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决心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明朝初年安定繁荣局面的赞美。
历史意义:在历史研究方面,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明代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通过对诗中的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学者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理解朱元璋及其统治时期的政策和措施。
《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成就,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