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蝶令·游墩子河

流水波如镜,长空云是罗。双双燕剪点轻波,只少隔江高唱采莲歌。
且向堤头坐,轻风拂体和。一腔幽恨叹如何。却好仙香吹得满襟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蝶令·游墩子河》的赏析与思考

《风蝶令·游墩子河》,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作品。诗中以流水波如镜、长空云是罗为景,双双燕剪点轻波,只少隔江高唱采莲歌为情,且向堤头坐,轻风拂体和,一腔幽恨叹如何,却好仙香吹得满襟多。

诗的前两句“流水波如镜,长空云是罗”描绘了一幅平静而辽阔的画面。诗人通过流动的水波和漂浮的云朵,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中,使人们仿佛能感受到那清澈见底的水面和无边的天空。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还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接下来的“双双燕剪点轻波,只少隔江高唱采莲歌”则引入了生动的人物和情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燕子在水面上飞翔,歌声在江边回荡,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结尾两句“且向堤头坐,轻风拂体和”,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选择坐在堤头上,任微风轻拂身体,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一腔幽恨叹如何”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和无奈。尽管他试图寻找心灵的解脱,但似乎仍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首诗无疑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