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县房里大甲两溪

鸟嘴尖山何崿崿,白龙两缕排空落。
卷尽泥沙入海波,弥迤盈眸石珞珞。
千年水石恣击搏,水飞石立相为虐。
有时水强挟石走,风雨声中猛虎作。
有时石强水波怒,龙蛇拗触势尤恶。
有时敌石潜师退,分道并侵争夺掠。
飞沫怒流震万霆,巧乎有道难容脚。
昔年乙酉初临渊,九十月交水始涸。
舟人捩柁舟如驶,急睨岸人抛缆索。
岸人齐力身手好,一声邪许无前却。
水推之行人力挽,不尔船同鱼纵壑。
劳生何啻百经过,今日孤云竟何托。
藤县中丞真好事,驻军大甲为筹度。
谬谓投鞭足断流,岂知铸铁空成错。
人谋不遂鬼谋空,徒峙神祠称锁钥。
今年丁酉我重游,日本工师事绳削。
积木高齐火焰山,一溪一溪成略彴。
真从枕席过鲜水,差拟复道萦剑阁。
万事始知难见巧,馀生所见今非昨。
寄书南北两飞鸿,行路虽艰艰亦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中县房里大甲两溪”是清朝诗人梁成楠创作的一首诗,诗中的意境描绘了台中县大甲溪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壮观与和谐

梁成楠在《台中县房里大甲两溪》中用“鸟嘴尖山何崿崿,白龙两缕排空落”这样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大甲溪两岸山峰的形状和溪水流动的景象。这种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中的“捲尽泥沙入海波,瀰迤盈眸石珞珞”进一步描绘了大甲溪带来的影响。泥沙被卷走,形成了海中的波浪,而那些石头则在海浪中屹立不倒,显得格外壮观。这些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的最后部分“千年水石恣击搏,水飞石立相为虐”则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尽管水流凶猛,但石头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并展现其坚韧,体现了自然界生物的顽强和生命力。

《台中县房里大甲两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和谐共存的赞美。这首诗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美的无限魅力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