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南北两飞鸿,行路虽艰艰亦乐。
注释:台中县房,即台州府衙(治所)。台中县,今浙江省温州市。大甲,在台湾台中县大甲镇。两溪,指浊水溪和大肚溪。
赏析: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前两句写自己身处异乡,却能通过书信与家人联系,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外漂泊,生活艰辛,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寄书南北两飞鸿,行路虽艰艰亦乐。
注释:台中县房,即台州府衙(治所)。台中县,今浙江省温州市。大甲,在台湾台中县大甲镇。两溪,指浊水溪和大肚溪。
赏析: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前两句写自己身处异乡,却能通过书信与家人联系,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外漂泊,生活艰辛,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诗人徐莘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第1句 - 关键词: 奼红女史 - 注释: 指代的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女性诗人,名叫姹红女史。她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影响深远。 - 译文: 东海神驹性不羁,指的是一匹具有非凡精神力量的神骏之马。这里的“神驹”比喻为一种超脱世俗束缚的精神或才华。 第2句 - 关键词: 姜人黄土怆馀悲 - 注释:
霜晓漫题 日出霜华碧瓦烟,敝袍畏立晓风前。 富非吾分犹奢望,老喜人称尚少年。 久客浑忘长去国,不官自算始归田。 苦无公子千金赠,辜负平生鲁仲连。 诗句原文与译文: 日出霜华碧瓦烟,敝袍畏立晓风前。 富非吾分犹奢望,老喜人称尚少年。 久客浑忘长去国,不官自算始归田。 苦无公子千金赠,辜负平生鲁仲连。 注释与赏析: 1. 日出霜华碧瓦烟:太阳升起时,霜花覆盖在屋瓦上
未到吾能梦见之,神山缥渺海迷离。 求童男女开仙国,得好江山助我诗。 萧飒鬓毛为客久,屯邅骨相上官迟。 宣尼有说应三复,君子何心陋九夷。 译文: 未能亲临其境,已如梦境般遥想那神山之缥缈、大海的迷蒙,渴望童子与美女开启一个仙国,好山河辅助我写下这首诗篇。因长期作为客人,我的鬓毛已萧瑟,骨相显示出长久的滞留,面对上官的迟缓,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但孔子的智慧提醒我应该多次回味
译文: 多年来一直漂泊在天涯,我的志向道路艰难不必抱怨。 骨肉亲人不多,妻子成了弟弟,关山遥远分别成为客人。 想如柑橘成熟终藏于柑橘,询问茶神学习种茶。 屈指算算生涯能赢得多少,霜毛一半近来又添。 注释: 1. 频年落拓在天涯:多年以来一直在天涯流浪,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2. 吾道艰难莫怨嗟:我的志向道路艰难,不必抱怨。 3. 骨肉无多妻作弟:骨肉亲人不多,妻子成了弟弟
【注释】 1. 残稿:指未完成的诗作或文章。 2. 古锦囊空喜见君:古锦囊,指古代诗人用来装诗的锦制口袋;喜见君,意指高兴见到你,即指诗人。 3. 偏师亦足壮吾军:偏师,指军队中负责侧翼作战的部队;壮吾军,使我国军队强大起来。 4. 尚留声价三分重:声价,指声望和名誉;三分重,意指有一定的影响。 5. 未等诗书一炬焚:诗书,指书籍;一炬焚,意指全部烧毁。 6. 死后长卿封禅草:长卿,即司马相如
解析: 1. 长崎雨泊驰笑山灵: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在长崎(日本的一个城市)因雨而停泊,并试图与山中的灵魂对话。长崎是这首诗的开头,暗示了这是一首关于自然和人类情感交织的作品。 2. 万斛舟难一日停: 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船无法停留的困境。"万斛舟"可能意味着大船装载了很多货物或人,难以停泊。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情况的一种无奈感。 3. 停舟又恨雨冥冥:
这首诗由陈淑程所作,描绘了淡水河两岸的景象。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文活动的反映,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第一句“分疆鼎峙各西东”,描述了淡水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分疆鼎峙”形容了两岸的地理位置相对分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水依然两地通”则表明尽管地理位置不同,但淡水河仍然连接着两岸,使得人们能够相互往来。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观
译文: 我打算前往日本游玩,派遣妾身回粤等待和我一起同行的人。他们依然没有来到。因此我再次写下这首诗。 注释: 1. 因欲游日本:想要去日本游玩。 2. 遣妾回粤:派遣妾身回到广东。 3. 待同游者:期待与我一起同行的人。 4. 仍不来:依然没有到来。 5. 次前韵:再次写下这首诗的下一句。 6. 蛮腰素口笑辞之:形容妾身的腰肢纤细而美丽。 7. 勿向人前哭别离:不要在我面前哭泣离别。 8.
新开庄 剪棘诛茅旧筑堂,堂前潋滟水平塘。 李衡奴婢三千橘,诸葛生涯八百桑。 茧足连年歌兕虎,磨牙尽日走豺狼。 伤心今作无家别,我比新庄是故乡。 注释: - 新开庄:指诗人新开的庄园。 - 棘(jí):一种灌木。 - 诛(zhū):割草除草。 - 李衡: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 - 奴婢:奴隶和家仆。 - 李衡奴婢三千橘:李衡手下有三千名奴隶,他们种植了许多橘子树。 -
这首诗的作者郑君毓臣将赴厦门,所以诗中充满了期待和祝福。 雨过新竹闻郑君毓臣将赴厦门 江户山川彩笔收,挂帆又作厦门游。 弄风燕马何思越,识巷殷人尚入周。 注释:江户山川,指日本的江户时期,是中国古代的日本时期。彩笔,指绘画用的彩色笔墨。江户山川彩笔收,是指绘画用的色彩已经被收回了。挂帆又作厦门游,是指又要去厦门游玩了。弄风燕马何思越,是指燕子在风中飞翔,马儿在风中奔跑,都在想什么呢
台中县房里大甲两溪 鸟嘴尖山何崿崿,白龙两缕排空落。 卷尽泥沙入海波,弥迤盈眸石珞珞。 千年水石恣击搏,水飞石立相为虐。 有时水强挟石走,风雨声中猛虎作。 有时石强水波怒,龙蛇拗触势尤恶。 有时敌石潜师退,分道并侵争夺掠。 飞沫怒流震万霆,巧乎有道难容脚。 昔年乙酉初临渊,九十月交水始涸。 舟人捩柁舟如驶,急睨岸人抛缆索。 岸人齐力身手好,一声邪许无前却。 水推之行人力挽,不尔船同鱼纵壑。
译文: 七月七日又进入大湖,旅途艰难。十年来枉费了开山的力气。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 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 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既择其肥,亦食其瘦。 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 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 鬼家不敢招魂祭
注释: 由大湖至罩兰经八分林校栗林,都是山高路险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人们不敢轻易前往的。 肩舆入深菁,蓬蒿四围合。 肩舆是轿子,深菁是山林深处,蓬蒿四围合形容山路崎岖,周围都是荆棘丛生。 尽日不逢人,山风惊飒飒。 整个山林中都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只有山风在呼啸。 崖危猿跳啸,林密鸟呼答。 悬崖峭壁处,猿猴跳跃发出声响;森林茂密之处,鸟儿相互应答。 佃屋半倾欹,逃亡两三腊。 佃户的房屋已经倒塌了一半
注释: - 先生学书兼学剑,左手钩镡右铅椠。 - "先生"指田庐生自己,"学书兼学剑"表示他不仅学习书法,还学习武术。左手钩镡(钩形的金属工具)右手铅椠(古代写字的木笔),都是用于书写的工具。 - 先生学剑且学诗,哦诗惊起帐下儿。 - 这里的"哦诗"指的是田庐生朗诵诗歌。因为诗歌的内容或形式触动了他,所以他被自己的朗诵声吓醒了。"帐下儿"可能是指田庐生的侍从或者他的学生。 - 学书学剑皆无用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播”、“幂”。“靡”。这道题目要求是注意“靡”“靡”“靡”这几个字的书写。 【答案】 正月播嘉种,初苗铺幂历。分秧二月间,水深泥滑汩。三月蓐田草,妻儿共筋力。野人岂知书,莫辨阴阳历。 荷锄欣有适。新茶又出市,入郭探时值。寄声谢邻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诗。诗人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春日的图画。前六句写农家春景;第七至十四句写田家生活;最后两句写婚嫁之事。全诗语言通俗,意境恬淡,富有民歌风味。 牛衣:用布做的衣。曝:晒。 鸡栅:鸡舍。树后圃:在屋后栽植菜蔬。 菜花如雪白,沤田成沃土:指农民翻耕土地,使庄稼生长得更好。 田功:农事。 人事:家务事。 输租:交纳田租。 输税:交纳赋税。 孟家女:指孟家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