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惨澹无颜色,十年枉用开山力。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
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
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既择其肥,亦食其瘦。
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
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
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
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
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译文:
七月七日又进入大湖,旅途艰难。十年来枉费了开山的力气。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
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
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既择其肥,亦食其瘦。
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
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
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
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
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赏析:此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写于作者晚年流放期间。全诗以记叙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在大湖地区遭遇的种种险恶情况,表达了他对这一地区的深刻感受和担忧。
首两句“客行惨澹无颜色,十年枉用开山力”,描述了作者在大湖地区行走时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无奈与悲伤。他感到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无法逃脱的困境中,仿佛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和希望。
“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大湖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难以逾越的困难。这里的“巨蛇”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不可抗逆的自然环境,而“山瘴如烟山树黑”则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多变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接下来的几行诗中,通过对五月到六月之间的炎热潮湿天气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具体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大湖地区的生活环境之恶劣及其带给人们的困扰和痛苦。同时,也暗示了当地社会的落后和腐败,使得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尽管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作者并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相反,他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死亡的畏惧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挣扎。
“山为彼囿”一句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一种更加深远的思考。它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大湖地区恶劣环境的担忧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