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友竹兼呈香谷主政毓臣上舍

诗骚出自秦火馀,毋乃古文奇字书。
汉造魏制五言盛,八分小篆当无殊。
七言歌行势奔放,何异草书夸雄壮。
六朝初唐束声律,干禄字书下愈况。
能者不随俗点画,宁费黄金买断石。
要令体势入古妙,斯邕虽死神不隔。
诗家操翰尚摹拟,康乐文通颇屈指。
譬如欧褚写兰亭,纵未夺真亦得似。
兴酣落笔声摩空,我与古人何必同。
天马飞驰脱羁靮,岂外初时行步工。
工倕旋指弃规矩,蛇珠荆玉群相诩。
只知紫色眩儿童,试问宗门谁父祖。
笔纵字大我犹笑,临池水黑人称妙。
愧余白首志不衰,况汝黑头年尚少。
王郎诗思卓不群,弄笔颇知书八分。
投我四香楼近集,欲令迂拙张其军。
我不知诗仅识字,笔势词源法不二。
颂不忘规学赠言,古来良医三折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王友竹兼呈香谷主政毓臣上舍》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杨慎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问候,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首句“相逢一笑百愁除”,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他希望与朋友相聚一堂,共度欢乐时光,以消除彼此的烦恼和忧愁。

次句“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担忧。他认为秋风的变化无常,就像人们的心性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使得人们变得易受外界影响,失去内心的坚定和信念。

第三句“水调歌头夜雨闻笛赋,便作鱼龙舞。”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听到笛声的情景,引发了他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思考。他想象自己如同鱼龙般舞动,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肯向风尘老此身!”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沦为平庸之人的决心。他认为自己不是草芥之辈,不会屈服于风尘之中,而是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理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关怀,也表达了他对时局和社会动荡的担忧。同时,诗人还展现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