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始见长崎山色喜赋长句

新妇隔朝便梳饰,晓来镜里青螺色。昨夜催妆吾有诗,老兴清狂饶笔力。
海日初醺十丈红,江波远浸千寻碧。山川明媚入朝晖,作意来娱万里客。
客行万里无交亲,以尔青山作主人。海外逢迎无俗态,客中揽结得情真。
交情白日与皓月,山容青青我华发。但恨舟壑无久淹,转眼即为胡与粤。
尔来先我二千岁,应见秦人来避世。安期游说本恢奇,徐福神仙多诡计。
后来方士何荒唐,谬说迎仙需候气。倏云有地却可望,又患旋风难得至。
山耶渺在白云乡,误死秦皇与汉皇。今我一挥东海袖,兹山尽入小奚囊。
囊诗盛付中原去,化作霏霏五色雾。故人迢递隔尘中,不见倚舟临海题诗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名为《登长崎城山记》,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在1635年(明崇祯八年)所作。此诗描写了诗人在登长崎城山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首句“十九日始见长崎山色喜赋长句”表达了诗人在登上长崎城山后,终于看到久违的自然美景的喜悦心情。这里提到的“长崎山”指的是日本的长崎山,而“喜赋长句”则是指诗人为这一景色所激发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长崎城山上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以“长崎山”为主题,通过对山峰、树木、流水等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

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他善于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也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力求使诗歌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上的美感。

《登长崎城山记》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情感真挚的诗歌,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