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即景

半月溟蒙雨未晴,闲阶如绣绿苔生。
亚枝花蕊寒犹禁,出谷莺簧啭尚轻。
压树黑云飞不起,栖檐冻雀喑无声。
屏山徙倚春游寂,拨尽炉烟梦亦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久雨即景》是清代诗人梁德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雨后春日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该诗描绘了一个持续多日的细雨过后,大自然逐渐恢复生机的场景,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感染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半月溟濛雨未晴,閒阶如绣绿苔生。
    亚枝花蕊寒犹禁,出谷莺簧啭尚轻。
    压树黑云飞不起,栖檐冻雀喑无声。
    屏山徙倚春游寂,拨尽炉烟梦亦清。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通过“闲阶如绣绿苔生”这一细节描写,传达了雨后大地的新鲜与生机,绿苔的生长不仅反映了雨水的滋润,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春天的到来。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从“亚枝花蕊寒犹禁”,到“出谷莺簧啭尚轻”,再到“屏山徙倚春游寂”,这些细腻的情感变化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也透露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赏。
  • 艺术手法:“压树黑云飞不起,栖檐冻雀喑无声”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天空阴沉、压抑的氛围与地面上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生命力的顽强与春天的希望。
  • 语言特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深刻的寓意。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观。
  1. 创作背景
    《久雨即景》的创作背景是清代诗人梁德绳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细雨后创作的。这段时间内,诗人可能经历了许多生活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波动。然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他通过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自然世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他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的独特体现。

《久雨即景》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种情感与自然的完美融合。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魅力以及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感受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