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 咏萍

水暖熨靴纹,怪无端,揉碎澄湖千顷。镜影倚娇酣,鱼龙舞、一搦纤腰初整。飞花滚滚,为谁催作春阴冷。便拟扁舟从此去,早有桃鬟相等。
几番皱损柔蛾,误天涯、荡子萍飘难稳。幸自不知愁,凝妆竟、莫向翠楼轻凭。黏天腻绿。添它南浦魂销尽。待得晚来风乍定,吹雨蒙蒙愁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浦·咏萍》是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作者为梁德绳。此诗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内容,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悲,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下面将详细介绍《南浦·咏萍》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梁德绳是清朝的一位知名文人。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记载不多,但据现存资料来看,他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可能游历过许多地方,对各地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和感悟。
  1. 诗歌原文及解读
  • 在《南浦·咏萍》中,梁德绳通过“镜影倚娇酣,鱼龙舞、一搦纤腰初整”等句子,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画面。这里的“纤腰初整”不仅指女子的身姿曼妙,也隐喻着生命的脆弱。
  • “飞花滚滚,为谁催作春阴冷”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自然现象的描写,暗喻人生的短暂与不定。
  • “便拟扁舟从此去,早有桃鬟相等”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几番皱损柔蛾,误天涯、荡子萍飘难稳”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 “幸自不知愁,凝妆竟、莫向翠楼轻凭”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诗人也选择了以优雅的姿态面对。
  1. 文学风格分析
  • 《南浦·咏萍》的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梁德绳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具有深远哲理的文学作品。
  1. 文化影响
  • 《南浦·咏萍》作为清代的一首文学作品,虽不常被提及,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南浦·咏萍》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艺术态度的体现。通过对它的深入解读,可以发现其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美学追求,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