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暄梅信舒,新晴涨痕浅。
小舟衔尾出,野塘风正软。
遥见皋亭麓,平林白于茧。
暖烟结曾阴,颓日下西阪。
人家依水住,大半花作堰。
入春已逾旬,幸我来未晚。
相将恣幽探,腰脚犹可勉。
泛舟出东新关至皋亭山看梅同穆门江声龙泓堇蒲瓯亭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舟出东新关至皋亭山看梅同穆门江声龙泓堇蒲瓯亭作,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泛舟为题,描绘了作者在东新关附近泛舟至皋亭山观赏梅花时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首联“泛舟出东新关,过桥望山头”交代了诗歌的背景和时间地点。泛舟意味着作者正在航行或乘坐船只。东新关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过桥望山头则表明作者正从一座桥梁上远眺山峰。
颔联“皋亭山色入梅林,清风吹来闻早莺”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所见之景。皋亭山色指的是皋亭山上的颜色或景色,可能是指春天的山色。入梅林意味着山色与梅林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风吹来闻早莺则描绘了春风拂面的感觉,伴随着清晨的黄莺啼鸣。
颈联“江上水声如海涌,波涛汹涌见龙井”则描述了江上的水声和波澜壮阔的景象。江上水声如海涌形容江水浩渺,仿佛海浪汹涌而来。波涛汹涌见龙井则可能是指江水激荡到龙井的位置,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尾联“堇蒲青翠覆江边,瓯亭独坐忆前贤”则表达了作者在江边看到堇蒲青青、青翠的植被覆盖在江边,以及独自坐在瓯亭回忆前贤的情感。这一句既描写了自然的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或前辈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美的敏锐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