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未酬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
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
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复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
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
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志未酬》是**梁启超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诗歌,该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最初发表于《清议报》上,后来还收录在《饮冰室诗话》中。这首诗不仅是梁启超前期诗歌的代表作,也是“诗界革命”中的佼佼者。它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和奋斗不息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志未酬》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登高山”和“吁嗟乎”,来强调人生和理想的无限可能与永无止境的努力。这些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抱负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时代变革的深刻洞察。梁启超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民主理念的交融,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志未酬》不仅是一首情感澎湃的诗歌,更是梁启超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他在思想、艺术和情感上的成熟和转变。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了研究梁启超思想及近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