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
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
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复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
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
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志未酬
“志”:愿望、抱负,指诗人的志向和追求。
酬:实现,完成。
译文: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你的志向也没有实现。问一问你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你的愿望?我的愿望永远没有尽头,实现它也需要没有止境的时间。
注释:诗人通过反复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个人愿望未能实现的无奈与失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诗人用“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他的愿望和理想也应该随之而动,不断追求进步。这种观点体现了他的积极进取精神,但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愿望未能实现的无奈与失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诗人通过反复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个人愿望未能实现的无奈与失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的风貌。
- 问君之志几时酬
译文:你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你的愿望?
注释:这里的“君”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读者。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对方未来能否达到自己期待的高度的疑问和担忧。这种反问的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对方的关心和期待,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
赏析: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人未来成就的关切和期待。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人用“问君之志几时酬”来开启下文,将焦点引向了对方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这不仅是对对方的提问,更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思考和追问。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提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 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
译文:你的愿望无法全部实现,实现它也需要没有止境的时间。
注释:这里的“尽力”指的是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地实现愿望。“无尽时”表示实现愿望的过程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止。诗人用“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生是有限的,而愿望则是无限的,因此需要不断地努力去实现它们。同时,他也意识到实现愿望的过程是无止境的,需要付出无尽的时间和努力。
赏析:诗人通过对“尽力”和“无尽时”的运用,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生是有限的,而愿望则是无限的,因此在追求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同时,他也意识到实现愿望的过程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种看法既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也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挑战。
- 世界进步靡有止期
译文:世界在不断发展进步,没有终止的时期。
注释:这里的“靡有止期”指的是持续不断、永无止境。诗人用“靡有止期”来形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强调了其永恒性和连续性。这种描述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发展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也传达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感悟。
赏析:诗人通过对“靡有止期”的运用,表达了对世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认为世界的发展是永恒且连续的,不会因为某个阶段的成就或失败而停止前进。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世界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 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
译文:我的期望没有尽头,没有结束的时候。
注释:这里的“靡有止期”同上文解释。诗人用“靡有止期”来形容自己的期望是无穷无尽的。这种表述既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也反映了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焦虑。
赏析:诗人通过对“靡有止期”的重复使用,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身期望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他用“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憧憬。这种期待既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反思和自省。
- 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
译文:众生所承受的痛苦和困扰就像乱丝一样不断缠绕着他们。
注释:这里的“众生”泛指所有生灵。“乱丝”比喻痛苦和困扰像乱线一样纠缠在一起。诗人用“如乱丝”来形象地描绘众生所承受的痛苦和困扰。这种描述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悲悯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众生苦难的深深怜悯。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关注。他将众生所承受的痛苦和困扰比作乱丝,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悲悯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类苦难的深深关注和思考。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
- 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
译文:我也在不停地体验痛苦和困惑,就像乱丝一样不断纠缠着我。
注释:这里的“悲悯”指的是对他人苦难和困扰的深切同情和怜悯。“不断如乱丝”形容痛苦和困惑像乱线一样不断缠绕。诗人用“悲悯亦不断如乱丝”来表达自己对于众生痛苦和困惑的深刻体验和理解。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
赏析:诗人通过对“悲悯”和“乱丝”的运用,表达了他对于众生痛苦和困惑的深切体验和理解。他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与众生的痛苦紧密相连,通过“不断如乱丝”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将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
- 登高山复有高山
译文:再次攀登高峰,又有更高的山峰等着我去攀登。
注释:这里的“登”指的是攀登或向上行进的意思。“高山”在这里指的是更高的山峰或更艰难的挑战。诗人用“登高山复有高山”来表达自己不断攀登高峰、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和勇气。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精神,也表达了他对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追求。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勇攀高峰、永不止步的精神风貌。他将攀登高峰看作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同时也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他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和决心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去迎接更大的挑战。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 出瀛海复有瀛海
译文:走出大海,又会遇到大海。
注释:这里的“瀛海”指的是大海或广阔的水域。诗人用“出瀛海复有瀛海”来表达自己在生活中不断经历挑战和困境,但也能从中学习和成长。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精神,也表达了他对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追求。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成长的精神风貌。他将经历挑战和困境看作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和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他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挑战和困境,去迎接更大的机会和挑战。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 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
译文:(任凭)龙腾虎跃般地度过这漫长的一生。
注释:这里的“龙腾虎跃”指的是充满活力、奋发向前的状态。诗人用“龙腾虎跃”来形容自己生活中的活力和热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描述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魅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充满活力、奋发向前的生活态度。他将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视为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挑战,不断地追求进步和成长。他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和机会,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 虽成少许
译文:(虽然)只完成了一点点(愿望)。
注释:这里的“少许”指的是很少或微不足道的数量。诗人用“虽成少许”来表明自己的成就是有限的,并没有达到很高的高度或标准。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也展示了他谦逊的品质。
赏析:诗人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成就的认知和定位。他认为自己的成就虽然有限,但仍然值得肯定和鼓励。他鼓励人们不要因为暂时的成就而骄傲自满,要继续努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自我认知和谦逊品质,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但有进兮不有止
译文:只要有所进步,就不要停止不前。
注释:这里的“进”指的是进步和发展。“不有止”指的是停止或不再前进。诗人用“但有进兮不有止”来鼓励人们要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即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要继续保持努力不懈的姿态,永不满足于现状。这种表达充满了对进步和创新的渴望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持续努力和永不止步的信念。
- 言志已酬便无志
译文:一旦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就再也没有其他的目标了。
注释:这里的“言志已酬”指的是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