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病嫠血濡足,负携八雏路旁哭。穷腊惨栗天雨霜,身无完裙居无屋。
自言近市有数椽,太翁所搆垂百年,中停双木彗未满七,府贴疾下如奔弦。
节度爱民修市政,要使比户成殷阗,袖出图样指且画,克期改作无迁延。
悬丝十命但恃粥,力单弗任惟哀怜。吏言称贷岂无路,敢以巧语干大权。
不然官家为汝办,率比旁舍还租钱。出门十步九回顾,月黑风凄何处路。
只愁又作流民看,明朝捉收官里去。彼中凡无业游民皆拘作苦工。
市中华屋连如云,哀丝豪竹何纷纷。游人争说市政好,不见街头屋主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之一《前出塞九首》中的第六首。诗中通过描写一个麻衣病嫠(即寡妇和孤儿)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厚同情。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古诗。
- “麻衣病嫠血濡足,负携八雏路旁哭。”
- 麻衣:指贫苦的衣服。病嫠:寡妇。血濡足:流着眼泪。负携:背负、携带。八雏:八个孩子。
- “穷腊惨栗天雨霜,身无完裙居无屋。”
- 穷腊:一年的尽头,这里指农历年末。惨栗:寒冷。天雨霜:天气寒冷。身无完裙: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 “自言近市有数椽,太翁所搆垂百年,中停双木彗未满七,府贴疾下如奔弦。”
- 自言:自称。近市:靠近城市。有数椽:有几间房子。太翁:祖父。构:建造。垂百年: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中停:中间部分。双木彗:指房屋的横梁。未满七:还没满七岁。府贴:官府的文书。疾下:迅速下来。
- “节度爱民修市政,要使比户成殷阗。”
- 节度:节度使。爱民:关心百姓。修市政:改善市政设施。比户:每家每户。成殷阗:繁荣富庶。
- “袖出图样指且画,克期改作无迁延。”
- 袖出:拿出。图样:图纸。指且画:指着图纸画画。克期:按时。无迁延:没有拖延。
- “悬丝十命但恃粥,力单弗任惟哀怜。”
- 悬丝:比喻生活艰难。十命:十个命。但恃粥:只依赖粥食。力单:力量不足。弗任:不能胜任。惟哀怜:只有悲哀可怜。
- “吏言称贷岂无路,敢以巧语干大权。”
- 吏言:官吏的话语。称贷:借贷。岂无路:难道没有路可以走?敢以巧语干大权:怎么敢用巧妙的话去打动有权有势的人。
- “不然官家为汝办,率比旁舍还租钱。”
- 不然:如果不这样。官家:官府。为汝办:替你办好。率比:大致相同。旁舍:邻居。还租钱:付租金。
- “出门十步九回顾,月黑风凄何处路。”
- 出门:离开家。十步九回顾:每走出十步就回头望一次。月黑风凄:天色昏暗,风声凄厉。何处路:哪里是归路。
- “只愁又作流民看,明朝捉收官里去。”
- 只愁:恐怕。又作流民看:恐怕又要变成流离失所的百姓。明朝:明天。捉收官里去:被官府抓去服徭役。
- “彼中凡无业游民皆拘作苦工。”
- 彼中:那里。凡无业:凡是没有从事职业的。游民:流浪者。皆拘作苦工:都被拘留去做苦力劳动。
- “市中华屋连如云,哀丝豪竹何纷纷。”
- 市中:城中。华屋:华丽的房屋。连如云:像云一样聚集在一起。哀丝豪竹:悲伤的音乐。何纷纷:多么纷繁。
- “游人争说市政好,不见街头屋主人。”
- 游人:游客。争说:争先恐后地谈论。市政:市政设施。好:好的地方。不见街头屋主人:看不到街边房屋的主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麻衣病嫠(寡妇和孤儿)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诗中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苦难,以及官员们的不作为。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令人心疼的场景,让人深感同情。同时,诗歌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引人深思。此外,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语言真挚,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