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大渭符之官离石

雨中柳销蓟门烟,相送河桥重黯然。
会见雄文召宣室,未妨才子令盈川。
秋风雁度明斜日,汾水云飞自汉年。
应忆京华旧游侣,酒徒还在酒炉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大渭符之官离石》是清代诗人许廷鑅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杨大渭赴任离石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雨中柳销蓟门烟,相送河桥重黯然。”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细雨中的杨柳轻轻摇曳,似乎在为远行的友人送行,而河桥上的离别让人感到深深的忧伤。这一句运用了典型的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离别时的哀愁和不舍。

“会见雄文召宣室,未妨才子令盈川。”展现了杨大渭的文采风流,不仅受到皇帝的赏识,而且还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这里的“见”可能指的是得到皇上的召见,而“宣室”则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意味着他的才华得到了最高的认可。

“秋风雁度明斜日,汾水云飞自汉年。”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杨大渭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施展才华的美好祝愿。秋风雁过,夕阳斜照,画面充满了秋天的凄凉之美,同时也预示着新旅程的开始;而汾水云飞,则寓意着杨大渭的前途似云彩般自由而宽广。

“应忆京华旧游侣,酒徒还在酒炉边。”则是诗人对昔日同窗好友的怀念,他们曾在京城共饮美酒,如今各自天涯,只能在回忆中相聚。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送杨大渭符之官离石》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通过精细的刻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诗人许廷鑅以其精湛的诗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这首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送杨大渭符之官离石》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还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友情、推崇文学的传统美德。对于喜爱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和鉴赏都值得深入研读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