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策发南陵,暮色二十里。
月出空山空,山深月如水。
露下凉虫吟,松香滴石髓。
峰峦转曲折,涧壑亦何美。
几处泉声回,尽入稻田里。
山家安稳眼,犬吠隔林起。
竟夜此中行,月落朝霞紫。
月夜行泾县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行泾县道中》,是清代诗人鄂容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幽深的自然美。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鄂容安(1714—1755),字休如,号虚亭,满洲镶蓝旗人。他是清朝的官员,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军机处章京、河南巡抚、两江总督等。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争,并曾随从征讨伊犁。尽管他的官职显赫,但最终因阿睦尔撒纳之叛而自尽,谥号刚烈。鄂容安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杰出的成就,其文学创作也颇受赞誉,有《鄂虚亭诗草》传世。
诗歌原文:
奋策发南陵,暮色二十里。
月出空山空,山深月如水。
露下凉虫吟,松香滴石髓。
峰峦转曲折,涧壑亦何美。
几处泉声回,尽入稻田里。
山家安稳眼,犬吠隔林起。
竟夜此中行,月落朝霞紫。
诗歌解析:首联“奋策发南陵,暮色二十里”,开篇即展现行程之远与时间的流逝。颔联“月出空山空,山深月如水”,通过“空”与“如水”两个词,传达出了月光穿透山林的幽静与深远。颈联“露下凉虫吟,松香滴石髓”描绘了夜晚自然界的声音与气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尾联“竟夜此中行,月落朝霞紫”以日落时分的朝霞作为收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艺术特色:《月夜行泾县道中》不仅在字面上描绘了泾县道中的月夜景色,更在意境上构建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审美空间。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诗人精心雕琢,使其成为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
《月夜行泾县道中》不仅是鄂容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鄂容安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体验到中国古代诗词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