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黄县雪中作

客馆镫残人不住,早行欲往蓬莱去。
一天风雪正开门,大地茫茫看积素。
光摇银海无定波,青鸾白鹤失真路。
千山万壑都不分,此中屹立惟枯树。
道旁石田无高低,茅檐覆尽填寒蹊。
鱼龙冻合河面阔,几度不闻流水澌。
兆丰共喜盈尺瑞,早见普遍青与齐。
更愿凭仗海风力,将雪吹送东山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发黄县雪中作》是清代诗人鄂容安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黄河边雪景图。诗中提到“客馆镫残人不住,早行欲往蓬莱去”,表达了诗人因公务而急于启程的迫切心情。下面将围绕其主题、作者、创作背景和赏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主题
  • 描述环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黄河边冬日特有的景象,如“一天风雪正开门,大地茫茫看积素”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黄河边冬季的苍茫和壮丽。
  • 表达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例如,“兆丰共喜…青与齐”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鄂容安(1714—1755),字休如,号虚亭,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官员兼诗人。他出身于显赫的鄂尔泰家族,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参赞大臣、河南巡抚等。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上的起落,但在文学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成就。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早发黄县雪中作》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且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黄河边的雪景为题材,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诗篇。
  • 个人境遇:鄂容安在仕途上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独特感悟。
  1. 赏析要点
  • 语言风格:鄂容安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充满力量感。他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鄂容安的诗作注重意境的营造,善于通过景物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他的创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
  • 思想内涵:从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鄂容安对于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民生的关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责任感。

《早发黄县雪中作》不仅是鄂容安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