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忽忽几时迁,衍数浮生又二年。
且把鼓催驱病鬼,敢将酒祭犒诗仙。
声声漏箭将终岁,耿耿星桥欲曙天。
笑共寒梅欣待旦,逢春可作老来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光阴忽忽几时迁,衍数浮生又二年。
且把鼓催驱病鬼,敢将酒祭犒诗仙。
声声漏箭将终岁,耿耿星桥欲曙天。
笑共寒梅欣待旦,逢春可作老来妍。
《丙寅1806除夕坐夜有感》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作者自己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的心境,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丙寅年除夕,独坐灯下,思家心切,感怀而作。
夜深人静时,烛光闪烁,我独自坐在灯下,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
窗外寒风刺骨,屋内暖意融融,但我的心却像被冰霜封锁,无法温暖。
家乡的山山水水,亲人的欢声笑语,此刻都离我远去,我只能在梦中寻觅。
岁月流转,人事已非,唯有这份思念,永远刻在我的心头。
我不知道,这思念何时能消解;我也不知道,这孤独何时能结束。
但我始终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回到家乡,再次感受到那份温暖。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深深的情感。龚自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内心的迷茫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