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望海歌

孤岛潜连赤嵌中,洪涛万顷归艨艟。
南望鲲身路杳杳,北看鹿耳波瀜瀜。
楼台缥缈成蜃气,鱼龙出没翻蛟宫。
远屿晴时如一粟,紫澜生处回长风。
荡胸始觉云梦小,放眼方知天地空。
大壑苍茫望未了,日脚插入秋波红。
曾经沧海难为水,况极蓬瀛东复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许青麟的《安平望海歌》是一首描绘大海壮观景色的诗歌。《安平望海歌》以大海的辽阔和壮美为背景,通过对海浪、楼台、鱼龙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孤岛潜连赤嵌中,洪涛万顷归艨艟。南望鲲身路杳杳,北看鹿耳波瀜瀜。楼台缥缈成蜃气,鱼龙出没翻蛟宫。

  2. 诗歌赏析:诗中的“孤岛潜连赤嵌中,洪涛万顷归艨艟”描绘了一幅孤岛与大海相连的画面,海浪汹涌澎湃,仿佛一切归于一艘巨大的船(艨艟)之中。接下来的“南望鲲身路杳杳,北看鹿耳波瀜瀜”则通过方位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眺望,既神秘又遥不可及。“楼台缥缈成蜃气,鱼龙出没翻蛟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高楼在蜃气的映衬下显得虚无缥缈,而鱼龙在水中穿梭,搅动起一片翻腾的蛟宫。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安平望海歌》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例如,“楼台缥缈成蜃气”不仅形容了楼台的虚无,还暗示了海市蜃楼般的幻境。此外,诗中的“鱼龙出没翻蛟宫”,通过海洋生物的形象,传达了大海的生机与活力。

《安平望海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艺术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许青麟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传递了一种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和赞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山水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