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三首

【其一】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其二】
千树宫墙柳,万朵道旁花。
折柳在侬手,花飞到谁家?
【其三】
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
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杨柳歌三首》是北朝时期的五言绝句组诗,出自《乐府诗集》,共五首,内容相互贯连,主要描写征人在临行之际与其情人之间的赠答之词

第一首《折杨柳歌辞·其一》由许虬所作,诗中描绘了柳条的长度和江南儿女采集柳叶作为装饰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江南水乡的景色,以及征人在特定时节的心境和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家人的牵挂之情,通过细腻的语言将征人的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

第三篇《折杨柳歌辞·其三》由许虬所作,诗中描述了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的老者听到故乡音信时的感慨。诗中的“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等句子,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突出了亲情的重要,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通过对故乡声音的回忆,诗人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家族未来的关切。

第五首《折杨柳歌二首·其一》由杨维桢所作,诗中用“杨柳董家桥,鹅黄万万条”等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杨柳的美丽景象。杨维桢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通过景物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的“杨柳董家桥,鹅黄万万条”等句子,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折杨柳歌三首》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情感传递。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亲人、友情、爱情的珍视与珍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