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双栖廿七年,逐春归去杳如烟。
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
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连宵知否鳏鱼目,开到天明炯不眠。
归我盈盈十五时,平生妇道未曾亏。
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
满望鹿车长共挽,那知鸡骨卒难支。
回春至竟无灵药,枉遣诸儿急学医。
妇人有德岂须才,笑口时因内顾开。
茹苦一生无怨语,持家廿载薄私财。
忙劳井臼常身任,力疾衣裳尚手裁。
往事如今回首处,从头历历总堪哀。
与君聚少别离多,奔走风尘可奈何。
万事放心凭内助,九年无计起沉疴。
凄凉遗挂空留壁,叹息浮生等逝波。
此去梦中相见外,岁时唯有墓门过。
哭亡妻高氏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亡妻高氏绸》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傅锡祺创作的一首悼亡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生平:
- 傅锡祺(1872~1946),字复澄,号鹤亭、大樗,台中潭子人。他是一位有使命感的汉文化保存者,曾应日本之邀担任潭子区长、庄长,合计十一年四个月,绝不涉足反抗色彩的政治运动。
诗歌原文:
比翼双栖廿七年,逐春归去杳如烟。
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
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连宵知否鳏鱼目,开到天明炯不眠。
归我盈盈十五时,平生妇道未曾亏。
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
满望鹿车长共挽,那知鸡骨卒难支。
回春至竟无灵药,枉遣诸儿急学医。
妇人有德岂须才,笑口时因内顾开。
茹苦一生无怨语,持家廿载薄私财。
忙劳井臼常身任,力疾衣裳尚手裁。
往事如今回首处,从头历历总堪哀。
与君聚少别离多,奔走风尘可奈何。
万事放心凭内助,九年无计起沉痾。
凄凉遗挂空留壁,叹息浮生等逝波。
此去梦中相见外,岁时唯有墓门过。诗歌鉴赏:
- 在这首诗中,傅锡祺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亡妻的高氏的怀念之情。诗中“比翼双栖廿七年”一句,展现了他们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共同的生活经历;而“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则表达了他对未能实现的愿望的遗憾和对妻子的不舍。
- 诗歌还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细节,如“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展现了妻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贤惠和体贴。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贤妻的形象。
-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通过对妻子的缅怀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传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哭亡妻高氏绸》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亡妻深切怀念的悼亡诗,也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者在阅读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爱情和死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