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琐馀烟犹在握,几年香冷巾㡚。此生为客几时休。殷勤江上鲤,清泪湿书邮。
欲向镜中扶柳鬓,鬓丝知为谁秋。春阴漠漠锁层楼。斜阳如弱水,只管向西流。
临江仙 · ·遣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遣信》是一首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作品,体现了清代诗人彭孙遹的艺术才华与深刻情感。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青琐馀烟犹在握,几年香冷巾篝”反映了彭孙遹对过去文人雅集生活的怀念。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造诣。彭孙遹(1631—1700),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经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等职,其诗作多工整和谐,尤擅长五七言诗,而词则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
作品原文:青琐馀烟犹在握,几年香冷巾篝。此生为客几时休?殷勤江上鲤,清泪湿书邮。欲向镜中扶柳鬓,鬓丝知为谁秋?春阴漠漠锁层楼。斜阳如弱水,只管向西流。
主题内容: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及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是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孤独感的抒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人生变迁的哲思。
彭孙遹的这首《临江仙·遣信》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清代诗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世界,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群体的风貌。《临江仙·遣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