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汉阳

登高望远,问何人错铸,九州精铁。江汉从来雄要地,应付当时豪杰。未识董龙,是何鸡狗,那与评优劣。消除尘秽,一轮山上明月。
不道鼓吏高声,悲凉慷慨,洒尽英雄血。试与寻漳台歌吹,早已花枝攀折。莫费江东,才人凭吊,更使豪肠裂。洲边鹦鹉,如何商略回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汉阳》是一首由诗人曾廉所作,创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的词。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曾廉是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人,光绪二十年代中举人。他参与了戊戌维新运动,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政治行为,并在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他的这些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及强烈的责任感。

《念奴娇·汉阳》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问何人错铸,九州精铁。”这句话不仅反映了曾廉对时代英雄的评价标准,也揭示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评。同时,“江汉从来雄要地,应付当时豪杰”展现了曾廉对历史英雄的尊重,以及对当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在词中,曾廉还用“未识董龙,是何鸡狗,那与评优劣”来表达对那些不辨是非、混淆黑白者的嘲讽。这种讽刺手法,既显示了曾廉对时政的敏锐洞察,也表现了他对道德沦丧现象的不满。

“消除尘秽,一轮山上明月”这一句,则寓意着希望和净化心灵的美好愿景。这不仅体现了曾廉的审美追求,也是他对社会和谐与美好的向往。最后,全词以“莫费江东,才人凭吊,更使豪肠裂。洲边鹦鹉,如何商略回说。”作为结尾,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

《念奴娇·汉阳》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词作,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反映了曾廉对于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思考。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曾廉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创作的深层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