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马褂

马上旧征衣,昔人行宫去。十载重开旧笥看,点点黄梅雨。
梅点复虫痕,莫笑如今窭。曾是灵霄见过来,那与缁尘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马褂》是清代诗人曾廉创作的一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旧日战袍与时光流逝之间的故事。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以下是从不同角度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曾廉(1856年—?),字梅村,号东园居士、半山老人等,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尤以描写山水田园见长。曾廉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诗歌原文:《卜算子·马褂》全文为:马上旧征衣,昔人行宫去。十载重开旧笥看,点点黄梅雨。梅点复虫痕,莫笑如今窭。曾是灵霄见过来,那与缁尘语。
  3. 艺术特色:该词通过“马上旧征衣”、“黄梅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沉思的氛围。同时,通过对“灵霄”与“缁尘”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志向。此外,词中所蕴含的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怀旧,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哲学层面。
  4.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相结合的词作,《卜算子·马褂》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研究清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其对历史背景的深刻挖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使得这首词成为后世研究的宝贵财富。

《卜算子·马褂》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词不仅能够让人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深度,更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社会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