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书感

戴角披毛,无毛角、又成何物。论轮转、卵胎湿化,依稀仿佛。絮果兰因谁质证,纷纷净域河沙佛。只鸟生、四足虎能飞,真奇崛。
生与死,何飙欻。祸与福,休祈祓。黄金如斗印,桓圭华黻。当日王侯朱紫地,空余荒草中庭茀。倒不如、梨颊倚东风,芳樽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书感》是一首由清代词人曾廉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当时曾廉中举人,后任国子监助教。在戊戍维新运动期间,曾廉上书指责康有为等人为“舞文诬圣”,因政治观点与保守派不合而遭受排斥。这些政治事件和个人遭遇可能影响了他的创作心境和思想深度,从而激发出《满江红·书感》中的感慨与思考。

  2. 文学特色:该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首先,词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咏叹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变化。例如,通过描述“论轮转、卵胎湿化”,暗示着生命的循环和变迁。其次,作者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内涵丰富而深刻。例如,提到“黄金如斗印,桓圭华黻”不仅描述了外在的荣耀与地位,也隐喻了内在的价值和品质。

  3. 历史影响:《满江红·书感》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其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化史和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同时,该作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和政治态度的敏感反应。

《满江红·书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时代的记忆,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状态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