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戏赠

画堂夜宴听吹笙。有渊明。赋闲情。采药求仙,只是爱倾城。难得桃花红逗处,和月色,倚云屏。
主人不惜出娉婷。歌喉清。舞腰轻。云雨荒台,几日可曾晴。狂客要求些子事,劳玉笋,进金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戏赠》是近现代诗人曾廉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高度成就,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为后世所津津乐道。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他是一位参与戊戌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曾上书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在政治立场上,曾廉与康有为等维新派有着明显的分歧。
  1. 诗词原文
    画堂夜宴听吹笙。有渊明。赋閒情。采药求仙,只是爱倾城。难得桃花红逗处,和月色,倚云屏。主人不惜出娉婷。歌喉清。舞腰轻。云雨荒台,几日可曾晴。狂客要求些子事,劳玉笋,进金觥。

  2.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通过描绘宴会上的歌舞升平,以及主人公对美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超然物外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 文化意蕴:这首词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道家思想中的“采药求仙”和“云雨荒台”,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艺术特色: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歌喉清”、“舞腰轻”等,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宴会上的音乐和舞蹈场景,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江城子·戏赠》不仅是曾廉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雅趣,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中的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