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湘宫外妙高山。过墦闲。踏青还。无限仙人,我只爱弓弯。步步莲花谁得似,身袅袅,影珊珊。
老夫好事不能闲。与潘安。说红颜。时世风流,忒不中人看。若使当今谈古事,管窟易,茹毛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碧湘宫外妙高山。过墦闲。踏青还。无限仙人,我只爱弓弯。步步莲花谁得似,身袅袅,影珊珊。
老夫好事不能闲。与潘安。说红颜。时世风流,忒不中人看。若使当今谈古事,管窟易,茹毛难。
《江城子·与诸年少论缠足》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曾廉创作的词。该作品创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女性缠足风俗的讨论和批评。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人。在光绪二十年,中举人,其诗作多反映出他对传统习俗的反思和批判。
诗词原文:碧湘宫外妙高山,过墦閒。踏青还。无限仙人,我只爱弓弯。步步莲花谁得似,身袅袅,影珊珊。老夫好事不能閒,与潘安。说红颜。时世风流,忒不中人看。若使当今谈古事,管窟易,茹毛难。
诗词鉴赏:此词通过对比“仙人”的形象和“弓弯”之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缠足习俗的深刻思考和不满情绪。词中的“老夫好事不能閒”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合时宜的风俗的无奈和批评。整体上,这首词不仅是对缠足风俗的直接批评,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和挑战。
《江城子·与诸年少论缠足》不仅反映了曾廉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观,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个体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